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佛典略說(一名佛藏略考)

第一節 藏經之意義

  欲研究佛典,自當先舉藏經。藏經者,乃佛典之集大成者也,亦名大藏經,亦名為一切經,亦名為三藏經,藏者梵語為Pitalca, 其字即漢文中之籠字,籠能收藏各種花卉,有收藏包容之義,故譯者遂以藏字譯之,以其能收藏包容多種之佛教典籍故也。經者梵語為Sutta,其自即漢文中之線字,線能貫穿各個花束,使成花環,有貫穿攝持之義,故中譯者遂以經之譯之,以其能貫穿攝持多種之佛教義理故也。則以其中有經律論三種,故名三藏。所以稱為大藏,又稱為一切經者,則以其卷帙浩繁,故加以如是之形容詞耳。

第二節 藏經之結集

  佛在世時,弟子奉持佛法者,但各自稟其師說,故無所謂結集也,佛滅度後,佛弟子眾,欲維持佛法之正統,且使其傳於後世,永不斷絕,則應有佛經之編纂,此即結集之所由來也。結集云者,原文為( Sarugiti),乃合誦之謂也。 眾多會眾之中,以一人為上首,上首舉一佛法,詢問大眾,眾中有人應上首之詢問而誦出者,則上首即以其所誦出者,復詢於會眾,會眾若認此為正當,則會眾即一同合誦之,遂定此為正當之佛法,此結集之軌則也。 在結集之時,書寫之術,尚未行世,故其時之結集,但有口誦而已,無文字也。然後世經典之成立,實於此開始基矣。初次佛經結集,在佛滅度後之第四個月。其結集處,即王舍城(Bajagripa)外之毗婆羅山(Vaihara)中之七葉窟(Saptapornagulia)。 為上首者即迦葉波(Mahakasyapa),其誦出律藏(Vinaya)者即優波離(Upali),誦出經藏(Dharma)者即阿難(Ananda)也。 此之結集,或名為五百結集。或名為王舍城結集焉。至於論藏(Abhidharma)之結集,有謂與經律同時者。然古籍中載此事者甚少。惟四分律第五十四,有集為阿毗曇藏之言而已。迦葉等王舍城結集之外,同時尚有大眾部之結集,又名為界外結集。 慈恩之「法苑義林」章,引真諦之「部執異疏」,曾載此事。其上首為婆師波(Baspa)。此之結集,蓋當迦葉結集之時,富樓那(Purna)率五百比丘眾,遊化南山(Dak-khinagiri),未及參與其事,故乃復為此之結集耳。 此之結集,雖名為大眾結集,然實非後世與上座部對立之大眾部也。第二次之結集,在佛滅後一百年。其結集處為吠舍離(Vaisari),其上首為離婆多(Revata)。以七百比丘為會眾,經八閱月結集始成。此結集之主旨,在於檢覆律藏之正否,後世上座部(Thavirah)與大眾部(Maha-sainghikah)之分裂,蓋即萌芽於此時矣。 第三次之結集,在佛滅後二百三十六年,即阿育王(Asoka)之時也。其結集處為摩揭陀國(Magadha),華氏城(Patali-putra)。 其上首為目犍連子帝須(Maudlg Alyayaniputra-tissa),以一千比丘為會眾,經九閱月,結集始成。此結集之主旨,則以當時佛教,頗形混亂,故行此以確定佛教之邪正焉。 第四次之結集,在佛滅後六百餘年即迦膩色迦王(Kaniska)之時也。其結集處為迦濕彌羅(Kasmira)。其上首為世友(Vasumitra),以五百比丘為會眾,經十二年結集始成。此結集之只旨,在於編纂經律論之註疏。今所流傳之大毗婆沙論,即當時之所結集者也。以上之結集,皆對小乘而言。至於大乘之結集,則其時其處,傳說不一。據西藏所傳,則謂迦膩色迦王之時,大乘始盛行於世。然就義言之,則大乘教義,在小乘經典中,故亦未嘗無之。可知大乘與小乘,蓋是同時俱行者也。

第三節 藏經之流傳

  佛說既已結集,然其所用之語言,則有多種,其最著者有二:一者巴利語(Pali),二者梵語(Sanskrit)是也。
  佛教之傳播,依地理之區分,常劃為南北兩分方。南方佛教者,即現今之錫蘭島(Ceylon) 、緬甸(Burma),暹羅(Siam)、安南等處所流布者是也。 北方佛教者,即現今之尼泊爾(Nepal)、以此及西藏、蒙古、滿洲、朝鮮、日本、中國所流布者是也。 此兩方所傳之佛教,其中頗有不同,如南方所傳者,用巴利語,而北傳所傳者,則用梵語(佛教梵語)及各國之翻譯語。 又巴利語經典,多詮小乘教義,而梵語經典,則多詮大乘教義。此其不同之大概也。巴利語之佛典,據「錫蘭島史」所載,紀元前八八年,由錫蘭王於摩訶惟訶囉寺院,以口誦相傳之院土語三藏,改用文字書寫記錄之。 嗣後至紀元第五世紀之初,有摩揭陀國(Magadha)之碩學覺音(Buddhaghasa)三藏來錫蘭島,復譯土語之三藏為巴利語之三藏,並復加以註疏,於是巴利語之三藏,乃見大成。 此巴利三藏,今尚存於錫蘭、緬甸暹羅諸國。一八九三年,暹羅皇帝因登位二十五年紀念,乃將此巴利三藏,刊行於世,並寄贈與諸外國大學,以資流布焉。 梵語之佛典,據錫蘭佛教徒所傳,謂佛當時說法,是用摩揭陀語,非用梵語。然梵語佛典之成立,其時亦未必即在巴利語佛典成立之後。蓋佛在世時,其弟子中,即有欲以梵語譯佛語者。 試觀漢譯律藏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二十六,及巴利律藏小品第五之所載,即可知梵語佛典之成立,為時亦當甚早矣。介紹梵語佛典於世界各國者,應首推近代之英人何氏(B.H.oclgson)。何氏於一八二二年,因公而至尼波羅國,見影豐富之梵語佛典,於是乃於從公之暇,竭力蒐集,遂獲得新舊寫本之梵語佛典三百八十部,以貢獻於歐洲學界,於是歐洲之研究佛學者,眼界為之一新。 蓋彼等昔日但知有巴利語之佛典,今始獲覩梵語之佛典故也。次於何氏之後,從事蒐集梵語佛典者,則為英人懷氏(D.Wright)。懷氏乃一醫士,曾為駐尼波羅國公使館之醫士,故克從事於此。 其所獲得者,為三百二什餘部,且兼獲得婆羅門教之古本,於學界之貢獻,實為甚多,英國大學教授畢氏(C.Bendall),曾為之編纂目錄,殊足供學者之研究矣。  以上述乃巴梵兩種佛典流傳之大概也。由梵語佛典,在中土則譯成漢文大藏經,在西藏則譯成藏文大藏經(但亦有由漢藏轉譯者),在滿洲與蒙古,則譯成滿文及蒙古文之大藏經(此乃由西藏文及漢文藏經譯出者)。泰西諸國,近亦譯成泰西諸國文字者(如梵文法華經之法譯之例也)。日本近年來,亦有國譯大藏經之刊行。今日世界各國之研究藏經者,蓋正方興未艾也。

第四節 藏經之漢譯
 
  各種文字之藏經中,最豐富而完備者,第一當推漢文之藏經。此誠吾國學者之幸事。汗藏之翻譯,自後漢明帝永平十年(紀元六七年)。至元代之初期,亙一千二百餘年之久。據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紀元一二八五年),慶吉祥等所集成之「至元錄」觀之,此一千二百餘年間譯出之佛典,凡一千四百四十部,都五千五百八十六卷。其從事翻譯者,有一百九十四人,此中最著者,一為姚秦時之鳩摩羅什(Kumarajiva),一為唐時之玄奘。鳩摩羅什能通漢語,而玄奘則曾留學於印度十七年,故譯經中以此二家所譯者,為最精當。 此外如後漢之安世高,吳之支謙,西晉之竺法護,東晉之佛陀跋陀羅,北涼之曇無讖,北魏之菩提流支,陳之真諦,以及宋之義淨、金剛智、不空等,皆譯家中之有名者也。今且將鳩摩羅什及玄奘所譯之各經論,列舉於下。學者取而讀之,則於佛教思想過半矣。
鳩摩羅什所譯者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十卷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
菩薩藏經三卷
善臂菩薩經二卷
須摩提菩薩一卷
自在王菩薩二卷
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十住經四卷
妙法蓮華經八卷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卷
維摩詰所說經三卷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
思益梵天所問經四卷
持世經四卷
諸法無行經二卷
阿彌陀經一卷
彌勒成佛經一卷
彌勒下生經一卷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卷
孔雀王咒經一卷
首楞嚴三昧經三卷
不思議光菩薩所問經一卷
華手經十三卷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
千佛因緣經一卷
梵網經一卷
佛藏經四卷
清淨毗尼方廣經一卷
大智度論一百卷
中論四卷
十二門論一卷
百論二卷
十住毗婆沙論十四卷
大莊嚴經論十五卷
發菩薩論二卷
放牛經一卷
海八德經一卷
禪秘要經三卷
燈指因緣經一卷
十誦比丘戒本一卷
成實論二十卷
坐禪三昧經三卷
菩薩訶色欲法一卷
禪法要解二卷
思惟要略法一卷
雜譬喻經一卷
馬鳴菩薩傳一卷
龍樹菩薩傳一卷
提婆菩薩傳一卷
  以上共五十二部三百二卷,皆是現存者。
法界體性無分別經二卷
大善權經二卷
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
大方等頂王經一卷
阿闍世經二卷
談本起經一卷
請觀世音經一卷
寶網經一卷
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
觀普賢菩薩經一卷
未曾有因緣經二卷
賢劫經七卷
善信摩訶神咒經二卷
持地經一卷
觀三昧經一卷
菩薩戒本一卷
文殊悔過經一卷
舍利弗悔過經一卷
十住論十卷
檢諸罪福經十卷
十二因緣觀經一卷
婆藪盤豆傳一卷  
以上共二十二部八十二卷,今以遺失。
玄奘所譯者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六百卷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一卷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一卷
大菩薩藏經二十卷
大乘大集地藏十論經十卷
顧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
說無垢稱經六卷
解深密經五卷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卷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
甚希有經一卷
最無比經一卷
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
緣起勝道經一卷
不空索神咒心經一卷
十一面神咒心經一卷
咒五首經一卷
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
持世羅尼經一卷
諸佛心陀羅尼經一卷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
八名普蜜陀羅尼經一卷
大門陀羅尼經一卷
佛地經一卷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
菩薩戒本一卷
菩薩戒羯磨文一卷
佛地經論七卷
瑜伽師地論一百卷
顯揚聖教論頌一卷
正法正理論一卷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
廣百論一卷
大乘廣百論釋十卷
攝大乘論本三卷
攝大乘論世親釋十卷
攝大乘論無相性釋十卷
辯中邊頌一卷
辯中邊論三卷
大乘成業論一卷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因明入正理論一卷
唯識二十論一卷
唯識三十論一卷
成唯識論十卷
大乘掌珍論二卷
大乘五蘊論一卷
觀所緣緣論一卷
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卷
緣起經一卷
本事經七卷
天請問經一卷
發智論二十卷
法蘊足論十二卷
集異門足論二十卷
識身足論十六卷
品類足論十八卷
界身足論三卷
大毗婆沙論二百卷
俱舍論本頌一卷
俱舍論三十卷
順正理論八十卷
顯宗論四十卷
入阿毗達磨論二卷
五事毗婆沙論二卷
異部宗論一卷
大門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一卷
勝宗十句義論一卷

第五節 藏經之目錄  

  佛經之譯出,既隨時代而有增加,於是目錄之作,亦相繼而起。蓋佛經之譯出者既多,欲求免於散失錯亂,則自非組織而統一之不可,此目錄之所由作也。 最初東晉時,釋道安作「綜理眾經目錄」,其中所載之經典,有六十餘種。至唐之開元十八年,復有釋智昇撰「開元釋教錄」。此則比前較為完備,頗足為研究藏經者之指南。其中所載之經典,有一千七十六部,共五千四八卷,世人常稱藏經為五千卷者,蓋本諸此也。 亦隨時代而增加;且中土人之著述,復得收列於藏經之內,於是今日藏經之部數卷數,乃遠超乎唐代之上矣。今就歷代所編之目錄,各書之現存者,錄其名稱及部數卷數於後,俾歷代目錄之變遷,得以知其大要焉。
  出三藏集記 十卷 梁武帝天監年間律師僧祐 二二六二部 四三二八卷
  (一)新集撰出經論     四二○部   一八○一卷
  (二)新集異出經       三四部    二九四卷
  (三)新集序四部       一四部    一八○卷
  (四)新集安公古異經     九二部     九二卷
  (五)新集安公失譯經    一四一部    一四六卷
  (六)新集安公涼土異經    五九部     七九卷
  (七)新集安公關中異經    二四部     二四卷
  (八)新集續撰失譯雜經  一三○六部   一五七○卷
  (九)新集抄經        四六部    三五二卷
  (十)新集安公疑經      二六部     三○卷
  (十一)新集疑經偽雜     二○部     二六卷
  (十二)新集安公註及雜志   二四部     二八卷
  大隋眾經目錄 七卷 開皇十四年勅翻經所法經等  二二五七部 五三一○卷
  (一)大乘修多羅藏     七八四部   一七一八卷
  (二)小乘修多羅藏     八四二部   一二○一卷
  (三)大乘毗尼藏       五○部     八三卷
  (四)小乘毗尼藏       六二部    三八一卷
  (五)大乘阿毗曇藏      六八部     六一卷
  (六)小乘阿毗曇藏     一一六部    四八二卷
  (七)佛滅度後抄集     一四四部    六二七卷
  (八)佛滅度後傳記      六八部    一八五卷
  (九)佛滅度後著述     一一九部    一三四卷
  歷代三寶紀 十五卷 開皇十七年翻經學士費長房  一○七六部 三三二五卷
  甲、大乘入藏 五五一部 一五八六卷
  (一)大乘修多羅有譯    三三四部    八八五卷
  (二)修多羅失譯      三三五部    四○二卷
  (三)毗尼有譯        一九部     三○卷
  (四)阿毗曇有譯       四九部    二三八卷
  (五)阿毗曇失譯        二部      七卷
  乙、小乘入藏 五二五部 一七三九卷
  (一)小乘修多羅有譯    一○八部    五二七卷
  (二)修多羅失譯      三一六部    四八二卷
  (三)毗尼有譯        三九部    一八五卷
  (四)毗尼失譯        三一部     六七卷
  (五)阿毗曇有譯       二一部    三五一卷
  (六)阿毗曇失譯       一○部     二七卷
  隨眾經目錄 五卷 仁壽二年 翻經沙門靜泰學士彥琮等撰 二二○九部 五○五八卷
  (一)單本         二七○部   一七八六卷
  (二)重翻         二七七部    五八三卷
  (三)賢聖集傳        四一部    一六四卷
  (四)別生         八一○部   一二八八卷
  (五)疑偽         二○九部    四九○卷
  (六)闕本         四○二部    七四七卷
  大唐內典錄 十卷 麟德元年奉勅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二二三二部 七二○○卷
  歷代眾經分乘入藏
  (一)眾經律論傳      八○一部   三三六一卷
  (二)大乘經一譯      二○四部    六八五卷
  (三)大乘經重翻      二○二部    四九七卷
  (四)小乘經一譯      一○八部    四三五卷
  (五)小乘經重翻       九六部    一一四卷
  (六)小乘律         三六部    二七四卷
  (七)大乘論         七四部    五○二卷
  (八)小乘論         三三部    六七六卷
  (九)賢聖集傳        四九部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 十五卷 天冊萬歲元年奉勅佛授記沙門明佺等撰 三六一六部 八六四一卷
  (一)大乘單譯經      二八三部    五二五卷
  (二)大乘重譯經      六八六部   二二一四卷
  (三)大乘律論       一五二部    七一六卷
  (四)小乘單譯經      三二三部    四一九卷
  (五)小乘重譯經      六五六部   一二二七卷
  (六)小乘律論賢聖集    一九四部   一三四一卷
  (七)大小乘施譯      四二四部    六三六卷
  (八)大小乘闕本      八八八部   一二六三卷
  是定入藏流行        八七四部   四二五三卷
  偽經            二二八部    四一九卷
  大唐開元釋教目錄 二十卷 開元十八年奉勅崇福寺沙門智昇撰 二二七八部 七○四六卷  別分乘藏
  (一)有譯有本      一一二四部   五○四八卷
  (二)有譯無本      一一四八部   一九八○卷
  (三)支派則行       六八二部    八一二卷
  (四)刪略繁重       一四七部    四○八卷
  (五)補闕拾遺       三○六部   一一一一卷
  (六)疑惑再詳        一四部     一九卷
  (七)偽妄亂真       三九二部    一五五卷
  入藏           一○七六部   五○四八卷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三○卷 貞元十五年奉勅西明寺沙門圓照等撰 二四四七部 七三七九卷  別分乘藏
  (一)有譯有本      一二五六部   五三七八卷
  (二)有譯無本      一一四○部   一九八○卷
  (三)支派別行       六八二部    八一二卷
  (四)刪略繁重       一四七部    四○八卷
  (五)補缺遺        三○六部   一一一一卷
  (六)疑惑再詳        一四部     一九卷
  (七)偽妄亂真       三九四部   一○八四卷
  入藏           一二五六部   五三七八卷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十卷 原大德十年清源居士王吉撰 一四四○部 五五八六卷
  (一)經藏大乘經      八九七部   二九八○卷
     小乘經        二九一部    七一○卷
  (二)律藏大乘律       二八部     五六卷
     小乘律         六九部    五○四卷
  (三)論藏大乘論      一一七部     六二卷
     小乘論         三八部    七○八卷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十卷 至元二十二年奉勅開元寺沙門慶吉祥等撰 一四四○部 五五八六卷
  大明三藏聖教目錄 四卷 永樂八年勅撰 一六六二部 六七七一卷
  大清重刻龍藏彙記 一卷 乾隆三年和碩莊親王等撰 七二四五卷 乃遠超乎唐代之上矣。

第六節 藏外之經典

  藏經之編成也,何經得以列入於藏經之內,何經不得列入,悉以帝王之勅命為定。縱使印度之撰述,亦有不得列於藏內者。然書之優劣,初未嘗視此為定評。故每有雖入藏而不佳,不入藏貳獨佳者。學術之價值,豈勢力之所能左右。日本明治時代,有續藏經之編成,其中所集者,皆時支那撰述,範圍頗為廣博,中土多年失傳之書,人人賴此得以重視,其有功於世,誠非淺鮮,亦今日學者之幸事也。

第七節 藏經之開雕

  藏經之開雕,唐代雖或有之,然今已無可稽考。文獻可徵者,宋代實為嚆矢。北宋太祖開寶四年(西紀九七一年),勅令張從信於蜀之成都開雕藏經,至太宗太平興國八年(西紀九八三年),大業始告厥成,費時十二年之久。世稱為蜀本藏經,又稱為舊宋本藏經者,即指此也。北宋禪宗元豐三年(西紀一零八零年),福州東禪寺沙門冲真募金雕刻藏經,冲真之後,沙門了元智賢等繼之,至徽宗崇甯三年(西紀一一零四年)刻成,費時二十四年之久。此即福州東禪寺版之藏經也。自北宋徽宗政和二年(西紀一一一二年)至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西紀一一五二年),此四十年之間,復有沙門本悟等,盡力於藏經之開雕。其開雕之處,為福州開元寺,世人即稱此藏經為福州開元寺版藏經。此開元寺與東禪寺,其地皆在福州,而福州乃古之閩地,亦稱為東越,故世人對此兩版之藏經,或稱為閩本,或稱為越本。又兩此寺之開雕,為時相距甚近,學者遂有疑是兩寺合刻一藏者,然亦無明文可證,故備一說可也。南宋紹興二年(西紀一一三二年),湖州王永從發願雕刻藏經,此即所謂思溪本者是也。此思溪本亦名為湖州本,又名為浙本,又名為新宋本。自南宋理宗嘉熙二年(西紀一二三八年),至元之武宗至大三年(西紀一三一零年),磧砂之延聖寺比丘尼弘道,募今雕刻藏經,師資三世,努力從事,乃克告成,此即磧砂版之藏經也,亦稱為延聖寺本。惜為時未久,即遇元末之擾亂,今殆散失不傳矣。元之至元十五年(西紀一二七八年),沙門道安等,在杭州之普甯寺募金雕刻藏經,此即杭州本也,世亦稱此為元本焉。明永樂八年(西紀一四一○年),勅令刻大藏經二副,此即南藏與北藏是也。然據實言之,南藏之成,實先於北藏也。明萬曆十七年(西紀一五八九年),沙門密藏、幻余、紫柏、憨山、居士陸光祖、袁了凡、馮夢禎等發願雕藏經。初在五臺山為之,後遷於徑山之楞嚴寺。此次之所刻成者,改從來之摺帖本為方冊本,故頗便於讀誦,此即萬曆本也,又從寺得名,楞嚴本,從人得名,稱為密藏本。後復有人繼此萬曆本,而輯成續藏及又續藏,附於萬曆本之後,而稱為續藏及又續藏焉。清雍正十三年(西紀一七三五年),勅全雕刻藏經,此即龍藏本也。此龍藏本乃仍用昔時之摺帖式者。其版片今尚存於北京之柏林寺。清之末葉,楊仁山居士,設金陵刻經處於南京,意欲雕刻全藏,仍採用方冊式,以廣流通。今所刻成者殆將及半。同時復有上海頻伽精舍,以鉛字印出藏經數百部,此即頻伽本也。民國十二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翻印日本輯成之卍自續藏經,預定以六期印成。今已印成五期,數年之後,當可全書告成矣。

第八節 藏經之組織

  藏經版本既有多種,故其組織亦各不同。惟古本既多失散,且亦非人人之所能備。今流布最
廣,易於購得者,惟日本縮刷版藏經,及日本卍藏版與上海頻伽版藏經而已。頻伽版藏經,是翻刻日本縮刷版者。而縮刷版則是以高麗藏為底本,而高麗藏則以宋之蜀本藏經為底本者也。日本卍藏版藏經,則是以明本藏經為底本者也。今且就日本卍藏版藏經(此內容與明藏無異;今不言明藏者,以明藏難得故也),與日本縮刷版藏經(此內容與頻伽版無異;今不言頻伽版者,以其訛字頗多故也) ,一言其組織。其他各版藏經之組織,可類推矣。
  卍藏之組織列表如下:

  據上表觀之,則知卍藏之組織,蓋以經律論三藏,及西土撰集,與此土著述之五者為大綱者矣。其經律論三者之中,又各分大小二乘,而大乘經中,又為五部,曰般若部,曰寶積部,曰大集部,曰華嚴部,曰涅槃部,此蓋據「開元釋教錄」之分類法而分者也。五部之外,復有五大部外之重譯及單譯經焉。小乘經中,則分為阿含部及單譯經焉。大乘經小乘經之次,則有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此蓋「開元錄」以後所譯出者,唐代之不空般若,宋代之法天施護等所譯出者,皆在其中。其次則附有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之餘。此即上之續編也。律論二者之中,亦復各分大小乘,其後亦附有宋元續入藏諸論,蓋亦「開元錄」後所譯出者也。次有西土聖賢撰集,此即印度撰述之雜部也。最後有此土著述,則即支那撰述之雜部矣。此乃卍藏組織之大概也。

  今再言縮藏之組織,列表如下:
  縮刷藏經:一、經藏──A)大乘:1)華嚴、2)方等、3)般若、4)法
                  華、5)涅槃
             B)小乘
       二、律藏──A)小乘
             B)小乘(附疑偽)
       三、論藏──A)大藏:1)宗經論、2)釋經論、3)諸釋論
             B)小乘:1)附雜部、2) 外道疑
       四、秘密藏
       五、雜部:1)支那撰述、2)日本撰述
            1)經疏、2)論疏、3)懺悔、4)諸宗、5)傳集、
            6)纂集、7)護教、8)目錄、9)音義、10)序
             讚、11)詩歌

  據上表觀之,則知縮藏組織,與卍藏頗異。縮藏之分類,蓋不從「開元錄」之法者也。其中大綱,分為五藏,曰經藏、曰論藏、曰律藏、曰秘密藏、曰雜藏,經藏之中,又分大乘小乘。大乘經中之分類法,則不從「開元錄」,而從「閱藏知津」。分為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之五部。此分類法,乃天臺宗所主張者。今縮藏專用天臺教義,殊不足取矣。其雜藏中有「日本撰述」一門,此則中土所無,足供學者之研究者也。

第九節 藏經之要素

  藏經之要素,即經律論三者是也,此三者又名為三藏,即經藏、律藏、經藏是也。「翻譯名義集」云:「三藏者即經律論。」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一、修多羅藏。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契者合也,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名契經也。二、毗奈耶藏。梵語毗奈耶,華言律,又云善治,謂能治眾生之惡,如世法律,能斷決重輕之罪,故名律也。三、阿毗達磨藏。梵語阿毗達磨,亦名阿毗曇,華言論,論者論義也,「瑜伽論」云:「問答抉擇諸法性相,故名論也。」至於經典分類之形式,則有十二分教(Dvadasan Gain Buddka-Vacancam)之說焉,即舊所稱為十二部經者是也。「三藏法數」云:「十二部經出大智度論。」所謂十二部者:一、修多羅(Sutra)。此修多羅即是長行,至說法相,隨其義理長短,不已以字數為拘者也。二、祇夜(Geya)。梵語祇夜,又云重頌,謂應前長行之文,重宣其義,或六句、四句、三句、二句,皆名顯也。三、伽陀(Gatha)。梵語伽陀,華言諷頌,謂不頌長行直說偈句者也。四、尼陀羅(Nidara)。梵語尼陀羅,華言因緣,如經中人問,故為說是事。如律中有人犯是事,故制是戒,如來所說一切根本緣起之事,皆為因緣也。五、伊帝目多(Itivrittoka)。梵語伊帝目多,華言本事,謂說諸菩薩弟子因地所行之事也。六、闍多伽(Jataka)。梵語闍多伽,華言本生,謂說佛菩薩本地受生之事也。七、阿浮達磨(aDBHUTADHARMA)。梵語阿浮達磨,華言未曾有,亦云希有,謂如說佛初生時即行七步等,如是等無量希有之是事也。八、婆陀(Padana)。梵語婆陀,具云阿波陀那,華言譬喻,謂如來說法,為鈍根者假譬喻以曉示之,令其開解也。九、優婆提舍(Upadesa)。梵語優婆提舍,華言論議,謂諸經中問答辨論諸法之事者是也。十、優陀那(Upann)。梵語優陀那,華言自說,謂無有人問,而如來以他心智,觀眾生機,而自說者是也。十一、毗佛略(Vaipulya)。梵語毗佛略,華言方廣,方者法也,廣者大也,又正理曰方,包富曰廣,謂大乘方等經典,其義廣大也。十二、和伽羅(Vyakarana),梵語和伽羅,華言授紀,謂如來為諸菩薩辟支聲聞授作佛記者是也。以上十二分類。若以之與經律論三藏對配,則據瑜伽論第二十五,及顯揚論第六所明,尼陀羅可配律藏,優婆提舍可配論藏,餘則皆配經藏可也。

第十節 各宗之要點

  正續藏經萬數千卷,若欲徧覽,誠非易事。今且將其要典,分宗列舉如下,但今人著述,則未列入。

   俱舍宗要典
  增一阿含經五十卷 僧伽提婆譯
  中阿含經六十卷 僧伽提婆譯
  雜阿含經五十卷 求那跋陀羅譯
  長阿含經二十二卷 佛陀耶舍譯
  發智論二十卷 迦多衍尼子作 玄奘譯
  集異門足論二十卷 舍利子作 玄奘譯
  品類足論十八卷 世友作 玄奘譯
  法蘊足論十二卷 大目鍵連作 玄奘譯
  識身足論十六卷 提婆設摩作 玄奘譯
  界身足論三卷 世友作 玄奘譯
  阿毗曇心論四卷 法勝作 玄奘譯
  大毗婆沙論二百卷 五百羅漢作 玄奘譯
  俱舍論三十卷 世親作 玄奘譯
  順正理論八十卷 眾賢作 玄奘譯
  顯宗論四十卷 眾賢作 玄奘譯
  入阿毗達磨論二卷 悟入作 玄奘譯
  異部宗輪論三卷 世友作 玄奘譯
  俱舍論記三十卷 普光作
  俱舍論疏三十卷 法寶作
   成實宗要典
  成實論二十卷 阿黎跋摩作 鳩摩羅什譯
   三論宗要典
  大智度論一百卷 龍樹作 羅什譯
  中觀論四卷 龍樹作 羅什譯
  百論一卷 提婆作 羅什譯
  大乘掌珍論二卷 清辯作 玄奘譯
  三論玄義一卷 吉藏作
  大乘玄論五卷 吉藏作
  二諦章二卷 吉藏作
  中觀論疏十卷 吉藏作
  十二論疏三卷 吉藏作
  百論疏三卷 吉藏作
  法華玄論五卷 吉藏作
  法華遊意一卷 吉藏作
  法華經疏十二卷 吉藏作
  維摩經疏五卷 吉藏作
   法相宗要典
  解深密經五卷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百卷 彌勒說 玄奘譯
  攝大乘本論三卷 無著作 玄奘譯
  攝大乘釋論十卷 世親作 玄奘譯
  攝大乘釋論十卷 無性作 玄奘譯
  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 安慧作 玄奘譯
  顯揚聖教論二十卷 無著作 玄奘譯
  觀所緣緣論一卷 陳那作 玄奘譯
  唯識三十頌一卷 世親作 玄奘譯
  瑜伽論倫記一百卷 遁倫作
  瑜伽論略纂十六卷 窺基作
  成唯識論十卷 護法等作 玄奘譯
  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 窺基作
  成唯識論樞要二卷 窺基作
  成唯識論了義燈七卷 慧沼作
  成唯識論演秘七卷 智周作
  成唯識論演義十三卷 如理作
  唯識二十頌一卷 世親作 玄奘譯
  唯識二十述記二卷 窺基作
  辨中邊論三卷 世親作 玄奘譯
  辨中邊論述記三卷 窺基作
  法華玄讚十卷 窺基作
  百法明門論一卷 世親作 玄奘譯
  百法明門論註一卷 窺基作
  成唯識論別鈔十卷 窺基作
  成唯識論料簡二卷 窺基作
  阿毗達磨雜述記二十卷 窺基作
  無垢稱經疏六卷 窺基作
  因明入正理論疏三卷 窺基作
  大般若經理趣分述讚三卷 窺基作
  阿彌陀經通讚疏三卷 窺基作
  精剛經讚述二卷 窺基作
  般若心經幽讚二卷 窺基作
  異部宗論疏二卷 窺基作
  阿彌陀經疏一卷 窺基作
  大乘法苑義林章七卷 窺基作
  大乘五蘊論一卷 世親作 玄奘譯
  大乘入道次第章一卷 智周作
  因明論續疏一卷 慧沼作
  因明義斷二卷 慧沼作
  因明纂要二卷 慧沼作
  因明論疏前記二卷 智周作
  因明論疏後記二卷 智周作
  因明論疏略記一卷 智周作
  大乘法苑義林章補闕記三卷 慧沼作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一卷 智周作
  西域記十二卷 玄奘作
  八識規矩頌一卷 玄奘作
  遺教經論一卷 世親作 真諦譯
  唯識開蒙四卷 雲峯作
  略述法相義三卷 聞證作
  解深密經疏十二卷 圓測作
   天台宗要典
  妙法蓮華經八卷 羅什譯
  無量義經一卷 曇摩伽陀耶舍譯
  妙法蓮華經玄義二十卷 智者說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二十卷 湛然作
  妙法蓮華經文句二十卷 智周作
  妙法蓮華經文句記三十卷 湛然作
  摩訶止觀二十卷 智周說
  摩訶止觀輔行弘決四十卷 湛然作
  金光明經玄義二卷 智者說
  金光明經義拾遺記六卷 知禮作
  金光明經文句六卷 智者作
  金光明經文句記十二卷 知禮作
  觀音玄義二卷 智者作
  觀音玄義記四卷 知禮作
  觀音義疏二卷 智者作
  觀音義疏記四卷 知禮作
  觀無量壽經疏一卷 智者說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六卷 知禮作
  大般涅槃經玄義二卷 灌頂作
  大般苶槃經疏三十三卷 灌頂作
  天臺四教義六卷 智者作
  止觀大義一卷 湛然作
  止觀義例二卷 湛然作
  始終心要一卷 湛然作
  釋禪波羅密六卷 智者作
  小止觀二卷 智者作
  金剛(金卑)一卷 湛然作
  十不二門一卷 湛然作
  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 智禮作
  大乘止觀宗圓記十二卷 宗圓作
  刪定止觀四卷 梁肅作
  天臺傳佛心印記一卷 虎溪作
  天臺三大部私記三十卷 證真作
  天臺三大部補註十四卷 從義作
  大乘止觀釋要四卷 智旭作
  六妙門一卷 智者作
   華嚴宗要典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 佛陀跋陀羅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 般若譯
  十世經論十卷 世親作 菩提流支等譯
  究竟一乘實性論六卷 堅慧作 勒那摩提譯
  法界無差別論一卷 堅慧作 勒那摩提譯
  五教止觀一卷 杜順作
  華嚴法界觀門一卷 杜順作
  華嚴經合論三十卷 杜順作
  華嚴法界玄鏡二卷 澄觀作
  注華嚴法界觀門一卷 宗密作
  華嚴孔目章四卷 智儼作
  華嚴五十要問答二卷 智儼作
  華嚴十玄門一卷 智儼作
  華嚴經搜玄記五卷 智儼作
  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 法藏作
  華嚴經旨歸一卷 法藏作
  妄盡還源觀一卷 法藏作
  遊心法界記一卷 法藏作
  三寶章二卷 法藏作
  華嚴五教章三卷 法藏作
  金獅子章一卷 法藏作
  大乘起信論義記三卷 法藏作
  華嚴傳記三卷 法藏作
  華嚴刊定記十六卷 慧苑作
  華嚴經玄談九卷 澄觀作
  華嚴經疏六十卷 澄觀作
  華嚴經演義鈔九十卷 澄觀作
  華嚴經略策一卷 澄觀作
  普賢行願品疏一卷 澄觀作
  普賢行願品疏鈔九卷 宗密作
  禪源諸詮都集序四卷 宗密作
  原人論一卷 宗密作
  圓覺經略疏四卷 宗密作
  圓覺經略疏鈔二十卷 宗密作
  華嚴綱目一卷 法藏作
   密宗要典
  大毗盧遮那佛神變加持經七卷 善無畏譯
  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 不空譯
  蘇悉地羯羅經三卷 善無畏譯
  發菩提心論一卷 龍樹作 不空譯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二十卷 一行作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義釋十四卷 一行作
  楞嚴經十卷
   淨土宗要典
  佛說無量壽經二卷 康僧鎧譯
  無諒清淨平等覺經二卷 支婁迦讖譯
  佛說阿彌陀經二卷 支謙譯
  無量壽如來會三卷 菩提流支譯
  無量壽莊嚴經三卷 法賢譯
   以上五部同本異譯
  佛說觀無量壽經一卷 畺良耶舍譯
  佛說阿彌陀經一卷 鳩摩羅什譯
  無量壽經論又云願生偈一卷 世親作 菩提流支譯
  無量壽經論註二卷 曇鸞作
  讚阿彌陀佛偈一卷 曇鸞作
  安樂集二卷 道綽作
  觀無量壽經疏四卷 善導作
  往生禮讚一卷 善導作
  觀念法門一卷 善導作
  法事讚二卷 善導作
  般舟讚一卷 善導作
  淨土論三卷 迦才作
  釋淨土羣疑論七卷 懷感作
  西方要決一卷 窺基作
  念佛三昧寶王論三卷 飛錫作
  遊心安樂道一卷 元曉作
  龍舒淨土文十二卷 王日休作
  彌陀疏鈔十二卷 祩宏作
  萬善同歸集六卷 延壽作
  西歸直指二卷 周安士作
  彌陀要解一卷 智旭作
  楊仁山居士全書十四卷 楊文會作
   禪宗要典
  宗鏡錄百卷 延壽作
  景德傳燈錄三十卷 道原作
  續傳登錄三十六卷 作者未詳
  五燈會元二十卷 大川編
  五燈會元續略八卷 淨柱編
  御選語錄十九卷 雍正編
  六祖壇經一卷 宗寶編
  永嘉集一卷 玄覺作
  傳心法要一卷 裴休集
  頓悟入道要門論一卷 慧海作
  唯心訣一卷 延壽作
  碧巖錄十卷 圓悟集
  臨濟錄三卷 慧然編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二十卷 紹隆等編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三十卷 蘊聞集
  天童宏智禪師廣錄九卷 行從集
  天目中峯和尚廣錄三十卷 慈寂集
  真心直說一卷 作者未詳
  普照禪師修心訣一卷 作者未詳
  百丈清規八卷 德輝重編
  禪林寶訓四卷 妙喜竹庵共集
  普勸坐禪儀一卷 道元作
  宗範三卷 錢伊庵作
  夢遊集二十卷 德清作
   律宗要典
  四分律略疏四卷 惠光作
  四分律中疏十卷 法礪作
  四分律廣疏二十卷 智首作
  四分律開宗記十卷 懷素作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十卷 定賓作
  毗尼討要三卷 玄輝作
  四分律行事鈔十二卷 道宣作
  四分律恩本疏八卷 道宣作
  四分律業疏八卷 道宣作
  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卷 道宣作
  比丘尼鈔六卷 道宣作
  梵網經古迹記六卷 太賢集
  梵網菩提戒經義疏二卷 智者說
  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五卷 祩宏作
  梵網經合註七卷 智旭作
  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八卷 弘贊作

發佈日期: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作者:梅光羲

沒有留言: